净因 | Pure Reason开幕: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 特别项目
Time:2022/10/02 Number of readings:

 

净因 | Pure Reason

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 特别项目

粮道山18号·艺术现场系列展

 

 

展期 | Duration

2022.9.30-12.4

 

开放时间 | Opening hours

周二至周日9:00-16:30

(16:00停止入馆)

Tues-Sun 9:00 a.m.-4:30 p.m.

 (Entry will be closed at 16:00)

 

地点 | Location

杭州博物馆室内外公共空间

(杭州市上城区粮道山2号、18号)

Indoor and Outdoor Public Space

 of Hangzhou Museum,

2&18 Liangdao Hill, Hangzhou

 

 

开幕

 

 

 

▲“净因 | Pure Reason”开幕现场,杭州博物馆北馆室外区域

 

▲“净因 | Pure Reason”开幕现场,杭州博物馆南馆1楼

 

▲“净因 | Pure Reason”开幕现场,杭州博物馆南馆1楼南宋展厅 

 

9月30日,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特别项目·“净因 | Pure Reason”计划,在杭州博物馆启幕,展览将持续至12月4日;主展区浙江美术馆部分将于10月18日向公众开放,并同期闭幕。

 

本次“净因 | Pure Reason”项目由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策展团队与杭州博物馆共同策划完成,邀请来自全球各地共12位/组艺术家回应本届三年展的主题“缓存在/Being Theoria”,围绕着杭州博物馆馆藏的五代北宋“净因寺”石塔基座遗迹,在博物馆的露天及室内的非展厅空间中展开创作。

 

作为一个在博物馆中展开的公共项目、献给杭州的城市项目,以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探索自身边界的实验项目,“净因 | Pure Reason”计划期待能够以艺术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对话激发本土记忆,在持续的生长中与广大的市民观众不期而遇。从主题中反映出的不同文化传统之间的深刻义理交流、互译,也在体现着杭州这座“亚运之城”的包容与涵养。

 

▲“净因 | Pure Reason”开幕现场,策展人刘畑、执行策展人段馨进行导览

 

▲“净因 | Pure Reason”开幕现场,杭州博物馆副馆长许潇笑发言导览

 

 

 

参展艺术家 | Artist

 

陈界仁

Chen Chieh-jen

 

陈哲

Chen Zhe

 

克里斯汀·孙·⾦ & 汤玛斯·⻢岱尔

Christine Sun Kim & Thomas Mader

 

廖斐

Liao Fei

 

李维伊

Li Weiyi

 

娜布其

Nabuqi

 

万振宇

Ali Van

 

王旭

Wang Xu

 

吴鼎

Wu Ding

 

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Inga Svala Thórsdóttir & Wu Shanzhuan 

 

谢蓝天/阿鲁西·苏拉纳/阿萨玛·图里卡/

卡沙尔·萨普勒/艾拉·塞曼诺夫斯卡雅

Lantian Xie, Aarushi Surana, Aasma Tulika, 

Kaushal Sapre, Alla Semenovskaya

 

于吉

Yu Ji

 

 

艺术总监 | Artistic Director

施慧

SHI Hui

 

 

策展人 | Curator

刘畑、刘益红

LIU Tian, LIU Yihong

 

 

项目策划 | Project Director

王英翔

WANG Yingxiang

 

 

项目组织 | Project Coordinator

许潇笑

XU Xiaoxiao

 

 

执行策展人 | Executive Curator

段馨、董艳芳

DUAN Xin, DONG Yanfang

 

 

策展助理 | Curatorial Assistant

石羽晨、刘亦池、吴沭樊、姜怀黎莺、

贾晓旭、陈迅超、徐梓桑

Shi Yuchen, Liu Yichi, Wu Shufan, Jiang Huailiying, 

Jia Xiaoxu, Chen Xunchao, Xu Zisang

 

 

安全保障 | Safety Officer

姜存中、华录敏

JIANG Cunzhong, HUA Lumin

 

 

公共教育与传播 | Public Education & Communication

杨潇

YANG Xiao

 

 

 

 

 

对于当今疫情年代不断遭遇“缓存在”的人们而言,既已置身于纠缠缱绻之世间,如何播种“净因”?12位/组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共20余件作品,似乎在杭州博物馆中描绘出了一条似明似暗的曲径,邀请观众共同探寻:

 

▲“净因 | Pure Reason”展览导览折页与地贴

 

 

▲《观星者》陈哲,2022

 

在户外的广场上,陈哲的《观星者》在日光下投射出遥望。地面星罗棋布的金属图阵,参照了现存最古老的关于宇宙的描绘——内布拉星象盘(Nebra Sky Disk)所设置;最原始的生长元素——植物之藤与动物之骨从斑驳的黑色金属纠缠上升,形成日晷般的图腾柱指向天空。艺术家说:“从仰望星空并为之神迷的那一刻起,生命继承了自身”。

 

▲《石肉-绿毛怪#1》于吉,2018

▲《石肉-绿毛怪#3》于吉,2019

 

于吉的《石肉》系列回应了造像的悠久传统。多个水泥身体像被遗弃的物质,又像历史遗址中的残骸,其造型来自于吉多年来对中国、柬埔寨和印度古代雕塑的研究和现场考察,其中的两尊被不显眼地安置在净因石塔基座旁的草丛中,另一尊则被置于一个新造的铁锈基座之上——这一基座的造型仿佛是空缺的五代石塔基座之“负形”,散布的雕塑,共同在虚空中勾勒出了多个不同的多边形。在户外的湿润环境中,雕塑的表面已长出青苔,并将在展出期间继续生长。

 

▲《反复吟诵直至消失》廖斐,2022

 

与基座相隔一排竹林的是廖斐的观念印纽:艺术家于考察现场之后,制作了一方被拉长为经幢造型的印章,顶部的有机玻璃多面体上,重复刻着“反复吟诵直至消失”,这些字被依次叠加,并用金色标记出了它们共同交集的部分——随着文字的增加,遗留下的交集部分越来越少。

 

▲《向心》王旭,2022

 

步入杭博,展览继续在各个不同的非展厅公共空间中继续。《向心》,是王旭为“净因 | Pure Reason”计划在景德镇完成的最新创作。他反转了捏制陶土泥胚的旋转方式:泥胎被静止地固定在一个圆盘的中心,艺术家则盘腿坐于圆盘的外侧,通过一台自制的机械装置带动,绕着泥胚旋转,并完成手工拉坯制作陶器的全过程,进而制造“当其无,有器之用”的虚无(Nichts)。在旋转之中,身体感受到向外释放的离心力,同时,和泥土的摩擦则需要身体向内释放相反的力。以此“向心”与“离心”,艺术家向“净因”石塔基座杳杳空缺的中心致敬。

 

▲《人们言说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如其所示》吴鼎,2012-2022

 

吴鼎的创作,长期关心逻辑的精确与表达,时间与空间中那些只能被感知而无法被言说的“内在的秩序”,这种意识与美学如同一种通奏低音的声部,存在于他的系列创作与展览之中,一如此次的《人们言说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如其所示》作品:格言体的论说与几何线条,既是形式,又是隐喻。

 

▲《空间外的风景NO.4》娜布其,2015

 

在若干个博物馆中的转折性空间,娜布其以《空间外的风景》和《化石》系列,用极其细腻而又纯粹、无声的造型“语言”,向空间诉说着形式如何可以成为创作的动因与动能,不定型的雕塑仿佛与日常物环境可以融为一体,亮色的底座却又将其烘托、隔离,带出一种日常考古学式的美与忧郁。

 

▲《桌子和窗户》克里斯汀·孙·⾦& 汤玛斯·马岱尔,2016

 

另一种无声,出现在《桌子和窗户》作品中。克里斯汀·孙·⾦ & 汤玛斯·⻢岱尔(Christine Sun Kim & Thomas Mader)两位艺术家分工使用表情和手势,表演了一出“手语双簧”。他们借用了经典即兴表演游戏“helping hands”的形式:面部表演者和手势表演者前后站立[超过一半的美国手语(ASL)是通过面部而不是手势传达的],后者伸出手臂与前者的面部表情配合,共同演绎出对各种桌子和窗户精准的描述。两位情侣艺术家身体之间的空隙形成了一个私密的“缓存空间”,爱人之间的思绪情绪在其中隐形地交流牵连,这或许也是面对繁复世界的“净因”之一。

 

▲《占位符:一头鲸的瘙痒》谢蓝天/阿鲁西·苏拉纳/阿萨玛·图里卡/卡沙尔·萨普勒/艾拉·塞曼诺夫斯卡雅,2022

 

来自不同国家的创作者谢蓝天、阿鲁西·苏拉纳、阿萨玛·图里卡、卡沙尔·萨普勒、艾拉·塞曼诺夫斯卡雅(Lantian Xie, Aarushi Surana, Aasma Tulika, Kaushal Sapre, Alla Semenovskaya)在策展组的邀请下,组成了他们自称为来自“国际水域”的临时跨国工作网络,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鲸鱼在海底光缆上搔痒(去除寄生的藤壶)的故事,纷繁的叙事线索如海底光缆般蔓延,被他们命名为腥数学(Fishy Mathematics),它发生在卡拉奇港和瓜达尔港之间的阿拉伯海海域之中……

 

▲《尝新帖2022》李维伊,2022

 

李维伊在博物馆中思考“纤维”——她将书法的笔触转义为一根等宽的线条在三维空间中运动,在透视中形成粗细的变化,并使用三维软件“临摹”了王羲之的《尝新帖》。于是,你将会看到,一块白色的AR平板电脑,与另一块等大的黑色石板(字帖的石刻),并置在博物馆的墙面上。人们可以使用手持设备置身于线条的进退之中,在虚拟环境中游历这件空间中的书法作品。

 

▲《以太家园》万振宇,2022

 

祖上来自杭州的美国艺术家万振宇(Ali Van),选择了杭州博物馆北馆一楼的“南宋展厅”,她提议在展览期间,根据月亮行进的周期选择19个时间段,用不同的声音来填充这一空间。她将会朗诵诗歌,或者分享自己长久以来记录的思绪,内容包含九种不同的类别:从兰亭集序到康德,从历法到古典卷轴,最后,在月历突变中结束并“回归磨砺”。这千头万绪的音波与千丝万缕的跨洋联系,在不同的时间和语言之间穿越着被压缩的虫洞——这一切,被她命名为“Semoh Rehte”,反向书写的“以太家园”(Ether Homes)。

 

▲《佛、旁边、洞穴0037号》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2022

▲《括像》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2022

 

在展览的终章,我们来到了梵天寺经幢复制件的边上——整个展览的叙事线,正是从空缺的五代佛塔基座,到达这个挑高的北宋经幢而结束。

 

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órsdóttir & Wu Shanzhuan)的“括像”与“洞穴0037”等系列,延展了从他们长期由“括旋”出发的创作,向身边的古物与历史致敬,艺术家说:不要试图挑战,而是提供“服务”(service)。

 

其实,还潜藏着一个外篇——但迄今为止,我们都不知道它是否会发生——陈界仁的创作想要抵达一种“在”与“非在”之间的状态,他认为只有不落实相,才能回向这个基座空缺所带给我们的辩证意味。或许,一个尚未到来的事实,在频频出现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中已经完成。

 

 

净因题记

策展人 刘畑

“净因”之名,取自项目发生地杭州博物馆馆藏的五代北宋时期净因寺石塔遗迹,原塔身顶以及所铭刻造像乃至寺庙本体(位于荷花池头旧仁和署路西侧)皆已荡然无存,惟余三层砌作的八边形基座,最上层土衬周边犹可见凿刻出的须弥山等“九山八海”纹理,露天陈列于杭州市中心吴山脚下、杭博户外的北馆广场之上。

 

“净因”源出佛理,与相对的是杂染之因及其果业——此类烦扰、忧惧、操心,正在我辈。唐孟浩然《还山贻湛法师》诗云:“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我们无不生活在纷纭的世事网罗之中,同时也被抛于绵长的历史谱系下游,与周遭的信息能量相纠缠消涨。既置身于纠缠缱绻之世间,如何播种“净因”?——此种追问与困惑,是以康德之“pure reason”(纯粹理性)对译“净因”的原因,并尝试以更具冲突性的方式,回应总策展主题中源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theoria”(静观/沉思/理论)。

 

对康德而言,他将不掺杂任何经验的先天(a priori)知识称为“纯粹”,致力于排除不可靠的后天(a posteriori)经验与现象世界,以寻求人之理性的自足基石,并将此“建筑术”(architectonic)进一步贯彻入关于人之活动的“实践理性批判”之中。然而,这一完满自洽的思想进路企图,本身是否即属于他所说的“先验幻相”(transcendental illusion)之一?——如同眼前此尊主体空缺的基座。

 

除此,相较于思想与语言的因果律,人之实践中往往更隐含深微的玄机。若以“纤维”意象作为隐喻,则可以发问的是:我们所应实现的是“分解”与“拆解”,或是“解悬”乃至“解脱”?马祖道一在回答“如何是修道”时,展示了一种超逻辑的双重否定:“道不属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古尊宿语录》)看似不合逻辑,但如此才不落言诠,看似全然取消,却绝非动弹不得——这呼应于所有的创造性行为,如艺术家的实践中包含的本质性悖论:于微妙中尝试无中生有,期待尚未萌发之物。这种带着复合的否定性的实存状态,在本届三年展的概念中,强为名之“缓存在”。

 

基座(foundation)本非主体,其所烘托抬举之主体业已空缺,但此刻,仅存之基座恰以留白的方式,承载了可供想象力投射建构的一片虚空。事实上,正因其空缺,方不落实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实于更深层义理中回向“净因”本义,也深值我等凡夫所事之“造型”艺术者思量。

 

此番结缘,屡屡于拜访现场之际,感受日光晦明变化中,无由常看常新,心生法喜。今夕何夕,感慨之余,令人不禁怀想南宋《咸淳临安志》卷八十二所载景象:“净因石塔,在府治前,元系净因尼院双塔,上刻佛像经咒。今在民屋后,风雨晦冥,间有祥光如燃灯。”

 

 

作为“实验场”的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副馆长 许潇笑

2022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布拉格特别全体大会上通过了新的博物馆定义:

 

“博物馆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它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博物馆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会各界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

 

相较于功能性的客观表述,新定义在博物馆与社会关系的表述上,采取了更加形而上的策略,富于哲理,表现出定义在价值取向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在中国博物馆语境中,这种“理想主义”显得先锋,甚至有些“激进”,却也会带来更多改变或是试错的“勇气”。正是这种勇气让杭州博物馆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可能性,有幸成为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中国当代艺术一个重要的艺术现场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2022年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以“缓存在/Being Theoria”为策展主题,在保留往届注重物质性阐释角度的基础上,偏向于抽象意念的表达:“纤维”的创作、思考、感知与工作方式。从编织、网络到组织,通过策展生长出的,是不可见的,同时也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社会语言与实践。

 

杭州博物馆的特别项目取名“净因”,源于馆藏始建于五代的净因寺石塔基座,以英译的“Pure Reason”隐喻“纯粹理性”。12位艺术家的20余件作品穿插于馆舍内外、展厅前后,以一种肉眼不可见的哲思串联——“在”与“非在”的展示状态,投射历史遗迹与今天的特殊关系,这是一种很“纤维”的思维方式、很“博物馆”的存在状态。

 

历史与艺术、文物与作品、博物馆与艺术家,通过策展组织成无形的场域,构造出一个特殊的现场,它面向公众,面对学科的壁垒与各种可能的差异和冲突,展开直接而坦诚的编织,这更是一种很“纤维”的工作方式。

 

让博物馆成为实验场——思想的、文化的、艺术的、社会的,这就是我们对博物馆新定义的回应:一个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博物馆。

 

 

12位艺术家介绍

 

陈界仁

Chen Chieh-jen

中国台湾|Taiwan, China

 

生于台湾省桃园市,目前生活和工作于台北。陈界仁长期和失业劳工、临时工、移工、外籍配偶、无业青年、社会运动者等进行合作。2010年开始,陈界仁更积极关注在新自由主义与后网路时代的“全域式操控技术”下,全球越来越多人沦为泛临时工的现实,他将这个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与自动化生产后的普遍现象,简称为“全球监禁、在地流放”,并试图通过重思源于佛法的“以欲化欲”和“以幻解幻”的路径,实践质变“全域式操控技术”的可能方法。

 

 

陈哲

Chen Zhe

中国 | China

 

1989年生于北京,毕业于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获摄影与图像学士学位。近年作品展出于利勒哈默尔美术馆(挪威 2022),UCCA沙丘美术馆(秦皇岛 2021),横滨三年展(日本 2020),Plug In ICA(加拿大 2020),明当代美术馆(上海 2020),巴登巴登国立美术馆(德国 2019),白兔美术馆(澳大利亚 2019),第9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澳大利亚 2018),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日本 2018),Para Site艺术空间(香港 2018),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 2018),广州影像三年展(广州 2017),安仁双年展(成都 2017),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上海 2016),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 2016),多伦多大学艺术中心(加拿大 2014),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3),Fotohof艺廊(奥地利 2012),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北京 2011)等。

 

陈哲的艺术实践始于对个体意识的探求,由此出发去识别并连通生命的普遍体验。她关注的主题往往摇摆于悖论之间:痛苦与解脱之间的身体(《蜜蜂&可承受的》)、日与夜之间的黄昏(《向晚六章》)、永恒与有限之间的命运(《你仍然知道的事》)。承袭并延展自摄影这一艺术家最初的媒介,陈哲近年的立体作品尤其关注时间感与光在不同的媒介与现场中的表意可能。她的工作常以长期项目的形式展开,作品之间相互注脚,最终呈现为一个不断发现与研究的过程。

 

 

克里斯汀·孙·金 & 汤玛斯·马岱尔

Christine Sun Kim & Thomas Mader

美国 & 德国 | USA & Germany

 

自2013年以来, Christine Sun Kim和Thomas Mader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共同实践,以各种形式来处理交流的复杂性问题。他们共同参加的群展之举办机构包括:大竹富江艺术馆,圣保罗;Crone画廊,维也纳;伊安·波特艺术博物馆,墨尔本;时代艺术中心,柏林;锡根当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2018年,他们的首次个展在纽约水牛城的欧布莱-诺克斯美术馆举办。

 

Christine Sun Kim,1980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她在现场表演和绘画作品中使用声音这一媒介,以探索她与口语及声觉环境之间的关系。

 

Thomas Mader,1984年出生于德国南部,目前在柏林生活和工作。他是一位以研究为基础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涉及与国家身份、讲故事和交流有关的主题。

 

 

廖斐

Liao Fei

中国 | China

 

廖斐,1981年生于江西,200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现工作生活于上海。

 

廖斐在他的创作中探究物质材料之中的关系与张力——在现实与几何之间,认知与神秘主义之间,二元性与简单化之间。在将注意力引向与这些关系相关的较为宏观的理念的同时,他的作品同时揭示出日常材料中蕴含的形而上的气质。

 

 

李维伊

Li Weiyi

中国 | China

 

李维伊是一位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出版人、杂货店主,她同时生活和工作在以下五个网页链接里。

 

weiyi.li

weiyiandfriends.com

bigbadgallery.com

re-publication.com

currently-available.com

 

 

娜布其

Nabuqi

中国 | China

 

1984年生于内蒙古,201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无论是被我们视作是真实的事物,还是我们与物件及物质相作用过程的心理本质,都是娜布其艺术创作的长期主题。从手工塑造的雕塑作品,到应用了大量现成物的装置作品等,她的艺术实践一直牵引观众前去观察细节及语境,去适应并考虑虚构与实在之间的复杂关系。她由此建立的领域强调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并将我们引入关于空间政治的探索之中去。娜布其探索视觉现象、观察的维度,以及我们接受并质疑的既成现实。通过讨论自然、私人空间等熟悉的主题,她将观者引入关于“在场”的思辨之中,让观者反思其感知面对之物在当下、过去及未来状态的方式。其庞杂装置作品因此指向了我们的认知习惯,并以智慧及戏剧性鼓励我们反思既定思维模式的意义。近期展览包括: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2019);“寒夜”,(UCCA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7);“缺失的段落”(海牙贝尔登雕塑博物馆,2017);“球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2017);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2016),以及第十一届光州双年展“第八种气候(艺术做什么)”(2016)。2016 年,娜布其入围华宇青年奖。

 

 

万振宇

Ali Van

美国 | USA

 

万振宇践行价值论,活跃于生机建筑、饮馔世系、缄默地理、风格歌之间。她生于纽约,成长于香港,心系于山脉与明尼苏达。万振宇在耶鲁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获得纯艺术硕士学位。她的创作以爱的语言为圆心,以光与灵为半径。她曾在意大利、瑞士、奥地利、斯洛文尼亚、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展出作品。

 

 

王旭

Wang Xu

中国 | China

 

王旭的创作涉及包含经验感的身体感受表达,沉淀为诗意的雕塑或可以叙事的物体,与影像结合重现并靠近记忆。他的创作想法常出现于瞬间真实的感受,尝试保持新鲜的初衷,不打破并努力学习规则,驯化态度,组合和搭建原始的品质。学习,分享和过程本身帮助其思考理想的空间和理性的时间之间的律动,赞美自然的,努力回归接近真实的情感和基础。

 

 

吴鼎

Wu Ding

中国 | China

 

吴鼎生于1982年,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主要研究当代影像创作。他关注形成于时间与空间中的“秩序”,希望探讨隐藏在这个世界中那些只能被感知而无法被言说的“内在的秩序”。吴鼎的作品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9)、今日美术馆(北京,2018)、安仁双年展(成都,2017)、泰康空间(北京,2016)、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上海,2015)等众多艺术机构展出。他最近的个展包括“关于圆的历史1”(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厦门,2019)、“极限的节奏II”(东画廊,上海,2017)、“极限的节奏I”(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6)与“实在的维度III”(M50艺术空间,上海,2015),参与了2014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其作品曾入围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发现奖”(2019)和华宇青年奖(2014)。同时,他也是2015年曼彻斯特华人艺术中心的驻地艺术家。

 

 

吴山专 & 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

Inga Svala Thórsdóttir & Wu Shanzhuan

中国 & 冰岛 | China & Iceland

 

吴山专1960年出生于中国舟山,先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和汉堡艺术学院。吴山专是“八五新潮”的重要参与者,他于1986年成立“红色幽默”小组,并于1990年创立“国际红色幽默组织”,以幽默和讽刺的方式反思政治性主题,为中国的观念艺术打开了新的局面。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órsdóttir)1966年出生于冰岛,毕业于冰岛艺术学院和汉堡艺术学院,1993年创立“雷神女儿粉化服务”,1999年创立BORG艺术机构。吴山专与托斯朵蒂尔从1991年开始合作从事艺术活动,现工作、生活在汉堡和上海。

 

 

谢蓝天 / 阿鲁西·苏拉纳 / 阿萨玛·图里卡 /

卡莎尔·萨普勒 / 艾拉·塞曼诺夫斯卡雅

Lantian Xie, Aarushi Surana, Aasma Tulika, 

Kaushal Sapre, Alla Semenovskaya

国际水域 | International Waters

 

谢蓝天、阿鲁西·苏拉纳、阿萨玛·图里卡、卡沙尔·萨普勒、艾拉·塞曼诺夫斯卡雅共同组建了一个临时工作组。他们是艺术家,也是设计师、推动者、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于吉

Yu Ji

中国 | China

 

于吉1985年出生于上海,2011年获得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学位。她的作品在国际上被广泛展出,近期个展包括:“无视阴影”(SCHQ画廊,伦敦,2022);“荒弃的泥土”(奇森黑尔艺术空间,伦敦,2021);“于吉:即兴判断II”(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上海,2021);“Forager”(铜仁路联合公寓,四方美术馆支持,上海,2020);“她山之石”(露台计划,上海,2020);“黑山”(北京公社,2016);“采硫日记——北投”(台北安卓艺术,2016)。近期群展包括:第十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昆士兰现代美术馆,布里斯班,2021);第5届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软水硬石”(新美术馆,纽约,2021);“无体03”(Basement Roma空间,罗马,2021);“被打断的饭局”(昊美术馆,上海,2020);“愿你生活在有趣的时代”(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2019)。2017年,于吉入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

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

 

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Hangzhou Triennial of Fiber Art)创立于2013年,是一个致力于当代纤维艺术研究、创作与展示的国际展览平台。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纤维艺术研究所(原万曼壁挂研究室)发起,中国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馆共同创建、联合主办,各届分别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Fiber Visions”(2013)、“我织我在/Weaving & We”(2016)、“无界之归/Boundless Encounters”(2019)、“缓存在/Being Theoria”(2022)为主题。

 

第四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拟定于2022年10月在浙江美术馆开展。展览将使用浙江美术馆1-2层的1、2、3、4、5、6展厅,及部分公共及户外区域。

 

本届三年展特邀杭州博物馆联合打造特别项目“净因/Pure Reason”计划,此项目将使用位于杭州市中心的吴山(粮道山)上,杭州博物馆红线范围之内的户外空间(环绕原五代北宋净因寺石塔遗迹)以及博物馆内的公共空间,邀请艺术家根据现场进行在地创作。

 

 

杭州博物馆

Hangzhou Museum

 

杭州博物馆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西湖风景名胜区,毗邻河坊街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展现杭州历史变迁和文物珍藏的人文类综合性博物馆。

 

2001年10月,杭州历史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2011年底,杭州历史博物馆更名为杭州博物馆。2020年7月,增挂杭州博物院(筹)牌子。博物馆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展区面积7千平方米,分北馆和南馆两个馆区,包括馆藏文物精品系列展《物华天宝——杭州出土文物精品陈列》《意匠生辉——杭州不可移动文物纵览》《翰墨丹青——馆藏书画精品陈列》《闲情雅致——馆藏文房雅玩陈列》《方寸之间——馆藏邮票陈列》,以及杭州通史陈列《最忆是杭州》。

X